倍增具影響力的職場領袖

Bridging the Workplace

 

撰文:Rowena 姚敏慧同工

多年前在加拿大開展的 LeaderImpact 職場領袖事工,2021 年正式在香港開展;時至今日,全球已有超過 1100 LeaderImpact 的小組,足跡遍及 60 多個國家。

異象及願景

我們相信每一位領袖都能成為發揮影響力的人,關鍵是如何做到?我們深信領袖在領導別人前,必須首先領導自己;領導力的發展,是應從內到外的。因此,LeaderImpact 致力幫助領袖在個人、專業及靈性方面成長,從而產生正面的影響力! Positive Impact Starts Here !


Belong 歸屬 | Become 成長 | Believe 相信

所有 LeaderImpact 活動(包括 Foundations 課程、小組、讀書會、論壇等),歡迎基督徒與非信徒一起參加!我們致力營建一個綠色空間(Green Spaces),讓未信者能自在地與基督徒交流,一起在生命的不同層面成長。發展領導力之餘,Green Spaces 讓信徒能自然分享跟隨基督的生命和價值觀,未信者也能在群體中享受真誠的對話和產生歸屬感,這會吸引他們對基督信仰產生更多的認識和更大的興趣。


City Team Leaders

LeaderImpact 的領袖團隊,是由一班認同此理念的基督徒職場領 袖 來 帶 領。香港的團隊在 2023 年成立,City Team Leaders 除了在自己的行業及教會盡心竭力外,工餘會帶領 LeaderImpact 小組及活動,致力推動更多人成為能產生正面影響力的領袖。

City Team Leaders 團隊


Derek 的轉變旅程

Derek(左一)帶領的 Foundations 課程

2021 年我初接觸 LeaderImpact 時,只知道這事工是培養領袖產生正面影響力。沒想到,這份好奇心會成為我的轉變之旅。

當時事工領袖 Rowena 邀請我共同帶領 Foundations課程,讓我可深入了解 LeaderImpact 的使命。我被它的願景所深深吸引:領導者不僅僅是管理者,他們是影響力的大使。隨著香港的政治不穩和全球疫情,更強化了這一信念。我親眼目睹在不確定的環境中,培養有韌性、同理心和道德原則的領導者的重要。

LeaderImpact 的課程和活動成了我的班房。我學會了領導者的基礎:整合個人、專業和靈性以帶來正面影響力。我認識到領導的不同原則,挑戰我超越短期目標,並思考對社會的長期影響。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與其他職場領袖並肩同行,一起學習並將經驗應用到現實世界中;領導力不是關於權力,而是關於服務他人。

最珍貴的,是認識到領導力是窮一生去自我發現。認清自身的局限、學習擁抱脆弱,並選擇每天運用才幹和同理心去領導。LeaderImpact 不僅讓我增長領導技能,更給我一個嚮往正面領導力的群體:一位領袖、一個工作場所、一份關係⋯⋯這些都激發我要活出正面影響力。

如果你在三年前問我什麼是「好的領袖」,我可能會列出一串資歷或成就。今天,我知道將心開放給耶穌,憑著勇氣去為祂而領導,會為了你的團隊、你的城市和世界帶來正面影響。


認識 Ida

Ida(左一)參與 LeaderImpact 小組

Ida 是香港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的副董事總經理,負責領導業務發展和金融風險業務。對 Ida 來說,她的 LeaderImpact 小組是一個進行真正對話的地方。在她被工作和生活弄得筋疲力盡的日子裏,每次小組與其他真正理解領導壓力的人一起討論挑戰時,可以讓她變得清晰、得到支持並重新獲得力量。

Ida 分享到她擔任 City Team Leaders 的體會:「我們的會議經常在完成工作及照顧家庭後,晚上十時至深夜進行,儘管已經很晚了,但我們還是能積極討論並得出有意義的結論。我們雖然有限,但在神裡面可以做超出我們想像的事情!這真是太神奇了!」

事實上Ia並非一直以這種方式生活的。通過 LeaderImpact,她意識到自己一直在生活上將個人、專業和靈性領域分開。現在,這種情況開始改變。她開始刻意投資於她的家庭,並抽出時間在晚間進行每日的反思。「把這些反省寫下有助我平靜下來」,Ida 分享這做法幫她做出了關於是否離職的艱難決定。她選擇留下來,現在看到她公司的一些正面轉變。

對 Ida 來說,積極的態度就是以 「希望和信念」 來領導。「我們將重點從我們不能做什麼,轉移到我們能實現什麼。結果如何?是更好的協作、新的客戶以及更開放、更輕鬆和有彈性的團隊。」

她對其他領袖的鼓勵是什麼?「不要試圖獨自解決問題。當與其他具有積極心態的領袖聚集時,你將更有力量。如果我們專注於問題,就會有更多的問題,但如果我們專注於可能性,就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性。」


Previous
Previous

校園屬靈運動面對青年人流失的掙扎

Next
Next

職青參加跨文化體驗